分类 时间轴 下的文章

换机?不!

我该换机吗?目前使用的CDL-AN50我短期不打算换掉了,尽管权限不全在我,但至少性能也还够,只是电池不那么耐用了。
不会再考虑购买小米的新手机,一方面因为小米不再开源可用的内核源代码,我无法自己编译一个可用的内核。另一方面,小米解锁在变得更困难,规则更加令人作呕。
最后,我不认为小米主流设备的性价比比其他厂商存在任何优势,你不方便我解锁,有的是厂商愿意方便我解锁。

关于工信部限制解锁手机

打得旗号是限制用户刷机安装非法软件(我安装什么都要上报一遍你不如学朝鲜定时截屏上传得了,再把国际互联网出入口一切一了百了),软件是不是非法谁定义?有人用微信从事诈骗,微信是不是非法软件呢?还是说只要没有主动备案不方便被政府监控的app都是非法软件呢?比起这种像红包送礼一样模糊化的半隐形规则,我更关心自己的信息安全。我不喜欢被监控,可总有人说监控只有一少部分人有权看,公共信息泄漏次数多了,我该怎么去相信政府有能力保护我的隐私安全?

小米bootloader lock解锁政策一改再改

解锁限制更新,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如下规则:
(以下为解锁内测页内说明)

  1. 答题开放时间为:工作日上午 10 点 - 下午 18 点(法定节假日为答题系统维护时间,请参阅”近期答题系统维护时间”),还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近期答题系统维护时间:2023 年 12 月 16 日 - 17 日、2023 年 12 月 23 - 24 日、2023 年 12 月 30 日 - 2024 年 1 月 1 日】
  2. 答题成绩每周三上午 10:59 失效,如答题通过,请务必在周三中午 11 点前完成申请,避免成绩失效影响申请
    (以下为解锁答题题目内容)
  3. 用户即使满足解锁申请条件,如在社交媒介(包括但不限于各论坛、微博、微信、QQ群等)对小米有过恶意诋毁、谩骂、造谣等情况,申请不予通过
  4. 用户即使满足解锁申请条件,如在申请时不填写申请理由、或使用AI生成申请理由、或申请理由出现过辱骂威胁等内容,申请不予通过
  5. 用户即使满足解锁申请条件,但出现被判定为作弊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找人“代答”、使用脚本或工具达到申请条件等),或有其他违反小米账号使用协议的相关情形,申请不予通过

为啥我要自己编译?

因为Debian官方仓库的版本有些旧了。而且我不喜欢也不想大量使用臃肿的FlatPak或者Snap包。

官方文档

https://github.com/obsproject/obs-studio/wiki/Build-Instructions-For-Linux

自用版本

Github Release
编译参数Release有写明,如有需要留言说明。
我编译的包依赖Qt6,今后也不打算支持旧版Qt5。

sudo apt install qt6-base-dev qt6-base-private-dev libqt6svg6-dev qt6-wayland qt6-image-formats-plugins

持续更新

看心情,我想起来就去拉个最新版本的更新一下,想不起来就不管。
如果你发现有什么重大更新发布了但是我没跟进编译,可以留言我能看见。

本文章并非针对“觉醒者”或“撅醒者”所写,主要对追求尽可能真实的认知世界的普通人作一参考。

 墙的设立和中外媒体的背后利益纷争造成的信息的不对等让很多人自以为自己掌握了更真实更详尽的信息。他们争吵,对骂,最终只在互联网上留下了一地鸡毛。本文的目的在于尽可能的帮助普通人避免认知偏差,充分认识宏观世界发生的战争,争论,意识形态的对立等各种利益纷争的根本原因。

坚持使用多方信源

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有的人只相信自己翻出去看到的BBC和CNN,也有人只看CCTV和CCTN。在国内互联网上,这两个群体互称“觉醒者”和“撅醒者”,也有人称之为:“神神”和“兔兔”。不管怎么称呼,这两个群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被外部信息裹挟着大脑的可怜虫。(我丝毫不为这句话的犀利用词感到抱歉,因为事实如此。)他们的观点往往取决于自己所摄取的单方信源,最终便成了信源背后的既得利益者们开展舆论和认知战最终谋取利益的工具。

思考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在

准确来说是要坚持了解信源背后可能相关的的既得利益者,比如美国之音,他为谁的利益服务?
从美国政府——>财团资本家。带有明显倾向性的主流美国媒体的利益链条大多如此。国内大媒体的利益所在亦不必多言。
只有了解媒体实际在为谁服务,再结合其背后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在你才能真正理解一个媒体的发文动机。

如何确定媒体的倾向性?

很简单,对比经常观点不同的信源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即可。你可以很容易发现,绝大多数的媒体的报道都是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我不能否认存在某些小媒体真的完全遵循新闻道德,不带有任何倾向性,但是这样的媒体实在太少见了,按照极限思想我们可以认为目前是不存在不带倾向性的媒体的。)

保持良好心态

 为什么专门加了这条?当你完全能像我一样做到上述要求的时候,你大概已经感到非常烦躁抑郁了。如果你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你还会发现这个世界上鲜少有人不求回报的在为你的利益而努力。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但是无需感到失望,你的应得利益本就应当由你自己争取。
有谁愿意为你付出许多自己的利益又不求什么回报呢?曾经大量中国民众认为有一个这样的人叫毛泽东,现在大概率只有你的父母了吧。
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事物,但你可以选择努力创造自己喜欢的。
停止和哪些可怜虫争辩吧,把时间用来提升自己。
清醒的生活着就是为了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

补充 出世入世与共情的关系

谢天谢地我还有这些好朋友让我有机会进一步充实本文内容。 他的评论让本文(也包括我)摆脱了一些政治视角看待问题导致的局限性(或者说也是出世的局限性),让文章更加贴切日常生活。这是我起初撰写后就感到痛苦的问题,但是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造成问题的原因。

 GoodSpeed提到了出世和入世的概念,当前常常被我们看到的社交媒体上争来争去的网民大多处于入世状态。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不能长期处于出世的状态,介于出入之间具备独特的旁观者视角才是最为“自在”的状态。我在上文只提到不能被别人挑起的情绪裹挟思想,但生活中也不可能完全摒弃人所固有的情绪。(受写作动机引导,我对读者的预判只是基于出世状态对入世状态的预期,并没有过多深入。)

如何让自己处于这样“自在”的良好状态呢?

其中一个关键是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或者说换位思考的能力。不要急于对时间下结论,尝试与被观察者保持相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将给予我们不一样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能有效降低我们受单方面情绪的裹挟的风险。
当然,表面上GoodSpeed没有具体谈到共情的尺度问题,但是实际上尺度的把控技巧已经被提出过了。上面的补充内容我中使用了“尝试与被观察者站在相同的角度”而不是"站在被观察者的位置",使用第一种表述实际是为了符合GoodSpeed提到的“旁观者”。
如果完全站在被观察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则会与被观察者过度共鸣,最终也会落入单方面的情绪冲击中。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同一角度保持距离”。从二维解释这一点:在一个极标系中,与被观察者保持同一极角不同极径。即:保持同一角度,但不能完全贴在被观察者身上。

对多项色彩和样式大小进行了微调,背景色改为象牙白,纯净但不显憔悴。
过去默认主题长期使用蓝色作为a链接的强调色,这次更换了薄荷绿,意蕴勃勃生机。
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你总能在山脚岩缝中寻到那一抹清凉的绿意。
篱间薄荷堪谋醉,何必区区慕细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