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逃离互联网?不,我想逃离的是这个世界
有时候很想找个没有互联网的地方耕作自给到死。
人活着需要一点啊Q精神。
睡醒了,扣了会儿手机没什么消息需要回,还有两个小时上班 索性补充一下昨天夜班不加班三点回来刷B站的感受。
接下来请听我这个不再年轻的年轻人絮絮叨叨。
作为一个00后,我的生活体验充满了:没赶上 和 赶上了 这六个字。
上学,小学和初中新修校舍和操场没赶上,我现在还记得学校房屋墙壁上大大的裂痕,操场冲天的黄土和倒地后双手扎满的苍耳。
高中,上5休2没赶上,据说快班的学生看我们平行班可以休2天心里不平衡,最后给我们改一天了,再后来好像还有的时候两个星期才回家一次?而且公休要么是干脆没有,要么是有也不能出校门。食堂的饭刚开始还行,后来又贵又难吃,早上喝一碗粥去考试要上两次厕所才尿完。唯一的好处,赶上了疫情,高考没去外校考试,但是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学,疫情下网课上到吐,既没营养又浪费时间。在小社会里第一次体验到这个社会的残酷和肮脏。不禁让我怀念早期的互联网,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呵我这个00后能看到早期互联网的尾巴也真是三生有幸。
毕业,因为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赶上本专业的谷底时期,专业对口的工作工资压根无法养活一家人,最终在家人的迫切希望下转行,可是我真的想转吗?离开幼儿园我快乐吗?我只想仰天长啸,快乐个屁!
在从一个小黑厂跳槽到一个大黑厂之后,更加深切体会到资本罪恶。请假?可以!但是你的请假时间要和加班时间抵消后才算加班工资!底薪是很低的,工资居然是保密项目?逆天,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逃离郑州吧,逃离河南吧,逃离这个国家,逃离这个世界。
也许这个工作我也干不长,两班倒的干,一周一转班,我真的累了,哪怕你什么都不干,就让你站在那这么久,人也会很累的。
这就是我这个世界的割裂感,每当我看到B站哪些还没毕业的学生跟着某些既得利益者在那吹捧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我低头看看手里的工牌,只感觉可笑。
什么创造就业,创造领先,那些宏观叙事忽悠被洗脑的小孩子就够了。工人待遇好不好,我身为工人我不知道吗?
站在风口上的猪也能一飞冲天,可是站在风口下的人脊背还要被疯狂压弯。
我之前曾经发过一文:你的加班加点卷了别人也卷了自己 到底谁在迫使劳动力供需失衡?这种恶性的加班文化合适方休?!
我仍然记得有人在B站和我辩论一个问题,中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辩论,答案就血淋淋的写在那中国是发达国家。
在有的人看来,这个问题也不需要辩论,课本上写,老师讲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就是发展中国家。
多么可笑的本本主义,在有的人眼里是不是对不对竟然不根据现实情况,只看人编的书,人讲的课。
大学思政课上,老师第一句话就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是不是,你凭什么定义?
进入社会才发现,中国的大学现在只是一个人口的蓄水池,他们其实没打算让你真的一定学会什么有用的知识技能。不外乎继续洗脑,继续延迟这群人进入社会继续挤兑或者被迫挤兑劳动力市场的时间。
洗脑有用吗?当然有,而且对社会稳定有大用,可惜颜色再好的帽子也会在时间和现实的冲刷下逐渐褪色。现在戴在头上的,颜色还是他们粉刷的吗?
三方协议,是那群头戴乌纱帽的人给就业率掩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也许有些离题了,但这些事就这么冷冷的牴在身上。
下班看到那些条件优渥的孩子在我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掌握了某些大厂员工一样的技能,顿感羡慕,甚至昨晚还有那么一丝嫉妒。
现在的时代,拼自己几乎实现不了阶级跨越,只能拼爹妈,拼关系。
好的生活不是没有,但与你我可能无关。少看宏观叙事,少听微观声音。逃避 再 逃避这就是凌晨下班的我刷完B站体会完割裂感的第一想法。
当下社会,普通人想要活下去当真是需要一些啊Q精神。
也许有一天我会改变想法,但不会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