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趣分享 下的文章

还记得我在22年写的这篇文章吗?
从痛骂EA到冷静分析为什么EA新客户端无法启动
那时候,我还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对于遇到的各种因防火墙造成的网络问题还倾向于无成本或尽可能低成本的绕过。毕竟游戏加速器也不便宜,免费的可用性很有限。
脱离那个令人痛苦的网络环境并获得相对稳定收入后我逐渐倾向于使用代理解决这类问题。包括后来玩逃离塔克夫的时候,我一直尝试使用自己的代理完成游戏网络优化加速的目的
随之而来的是新的问题

  1. 服务器线路成本
  2. 服务器线路质量
  3. 服务器IP质量
    前者很快由于入手的claw服务器解决了,但是calw开出来的阿里云HK机IP很脏,甚至无法通过Cloudfalre的人机验证。而Warp的UDP支持实现很麻烦,所以我如果使用自己的线路机就还需要一个落地机。
    随后我回顾了一下机场,发现机场的中转RTT速度还不错,但是在试验过程中还遇到了SS协议UDP转发的问题。UDP测试参见使用公共服务器测试当前网络UDP联通性 好在机场维护人员提供了Vmess协议接入,UDP连接问题解决。

游戏加速器核心:根据目的地IP归属地的流量路由

和大部分常用客户端一样,虚空终端内核支持使用 GEOIP 匹配 IP 所属国家代码对流量进行路由
参见路由规则——虚空终端 Docs

# 其他常见地域IP
  - GEOIP,JP,JP-Proxy,no-resolve   # 日本IP
  - GEOIP,SG,SG-Proxy,no-resolve   # 新加坡IP
  - GEOIP,KR,KR-Proxy,no-resolve   # 韩国IP 
  - GEOIP,US,US-Proxy,no-resolve   # 美国IP

通过如上规则,我们可以将游戏客户端对亚服等常见地区服务器的请求通过预设的特定地域代理服务器完成转发,实现加速效果。
当然,加速效果就要看你本地网络和所用服务器线路质量了。
花了十几分钟手写好路由规则对流量进行分流后,开启TUN 模式(mixed堆栈)总算完成了对任何亚服游戏的加速支持。
逃离塔克夫亚服实测效果不错,大部分时间RTT都在90~150ms,虽然机场节点人多稍有波动但是不算太严重,毕竟那些商业加速器用起来也多少有些波动。全程除了个别节点炸鸡的情况都没有异常掉线。

彻底格式化C盘后忍着对微软这套屎山生态的反胃感借助U盘重装了Windows11 24H2 。
当然,没有删Fedora42的意思 Windows11纳入双系统仅仅作为纯粹的游戏机,不负责任何生产力。
安装后启动卡在了错误弹窗:“windows安装程序无法将windows配置为在此计算机的硬件上运行
推测是因为我通过PE工具安装时为了保护Fedora EFI启动项 没有对ESP分区进行格式化/新建造成的。
在彻底解决前怀疑了很多细节都没确定问题,最终想起来启动项这个事情,一查搜索引擎果然有点关系。
最终几经尝试用了网上 南国椰子汁 (B站UID:150513)的偏方:
在错误弹窗界面shift+10 启动CMD

  1. 进入到 C 盘的根目录

cd /

  1. 输入 regedit,tab,回车,打开注册表

打开注册表修改 HKLM/SYSTEM/setup 内的所有行的数值键为 0。(HKLM 为表名HKEY_LOCAL_MACHINE的缩写)

  1. 生成用户,按顺序输入,每行回车

net user sbmswindows /add
net user sbmswindows /active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sbmswindows /add
用户名你不想写sb微软windows也可以换个智障微软windows什么的🙄

最后重启系统

shutdown -r -t 0

一切大功告成。

再次遇到更新问题

手动更新0x800f0838
自动更新:
2025-05-04T08:23:56.png
懒得管了,微软这坨史能跑就行了反正我不会允许不可信的应用。如果这样还导致玩着游戏被黑了,那我就只能彻底卸载Windows然后拍个视频发B站骂一句傻逼微软我草泥马。
其实我想现在就骂:傻逼微软我操你妹

你是否正在使用沉浸式翻译?或者划词翻译
前者可以通过开发者模式直接填写使用Deeplx ,而后者则不能直接兼容Deeplx API,需要根据划词翻译的自定义API格式对请求作转换处理,我们这里就使用到了Hcfy-Deepl Translation Adapter完成这一处理过程。

本文的免费原理:Claw Cloud 为注册用户免费提供5美元免费额度,其中Github账户注册时长180天以上的用户还可以每月免费获得5美元免费额度,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免费额度运行一些资源占用较低的服务,比如:Deeplx及Hcfy-Deepl Translation Adapter

- 阅读剩余部分 -

在隔壁论坛还没到三级注册不了Linux.do邮箱?没关系,Linux用户站也推出了邮箱服务,申请注册零门槛!

申请规则

申请方式如下:

  1. 参与Linux用户站稿件投稿(包括重要消息特辑/《内核视界栏目》/本站其他栏目投稿
    投稿请发送稿件信息:投稿栏目、标题、作者ID、稿件内容(可以是原文也接受个人站点/cnblog链接,但文章末尾需注明:本文已投稿至Linux用户站)到 xfox@linuxuser.site
    也可以加入Linux用户站任意官方交流平台参与投稿。
    不接受CSDN等低声誉站点URL投稿!
  2. 自由软件开发者认证。
    Linux用户站欢迎所有自由软件开发者,认证请提供您的自由软件项目仓库地址。并将您的GPG公钥发送至xfox@linuxuser.site

具体规则以:Linux用户站:邮箱服务为准。

路径前情提要

本文中指定在/ZHITAIPC005/aria2 下进行频繁读写操作。
配置目录则按照Linux推荐规范在/etc/aria2/

安装aria2

sudo apt install aria2c

编写配置文件

sudo nano /etc/aria2/aria2.conf

xfox@EliteDesk800G3:/ZHITAIPC005$ sudo cat /etc/aria2/aria2.conf
# 启动时加载的任务文件
input-file=/ZHITAIPC005/aria2/aria2.session

# 退出时保存的任务文件
save-session=/ZHITAIPC005/aria2/aria2.session

# 预分配文件方式 固态无需
file-allocation=none
# 缓存大小,单位字节(64M 是推荐值,可调整)
disk-cache=64M

# 临时缓存目录
dir=/ZHITAIPC005/aria2/temp/

# 启用断点续传
continue=true

# 日志文件路径
log=/ZHITAIPC005/aria2/aria2.log

# 日志级别:debug, info, notice, warn, error
log-level=info

# 下载完成后的存储目录(自定义)
completed-dir=/ZHITAIPC005/aria2/downloads

# 启用 RPC 服务
enable-rpc=true

# RPC 服务监听端口
rpc-listen-port=6800

# 设置 RPC 授权令牌
rpc-secret=自己写=-=,可不要告诉我,不然我给你下满葫芦娃救爷爷。

# 允许所有来源访问
rpc-allow-origin-all=true

# 启用外部访问(需防火墙规则控制)
rpc-listen-all=true

# 最大并发下载数
max-concurrent-downloads=5

# 单文件分片数
split=16

# 分片的最小大小
min-split-size=10M

# 每个服务器的最大连接数
max-connection-per-server=5

# 下载失败的最大重试次数
max-tries=5

# 每次重试前的等待时间(秒)
retry-wait=5

# 启用 DHT
enable-dht=true
enable-dht6=false
# 启用本地对等发现
bt-enable-lpd=true

# IPv4 DHT 网络引导节点
dht-entry-point=dht.transmissionbt.com:6881

# IPv6 DHT 网络引导节点
dht-entry-point6=dht.transmissionbt.com:6881

# 种子验证前可做种
#bt-seed-unverified=true

# 保存种子元数据文件
bt-save-metadata=true

# BT强制加密, 默认: false
# 启用后将拒绝旧的 BT 握手协议并仅使用混淆握手及加密。可以解决部分运营商对 BT 下载的封锁,且有一定的防版权投诉与迅雷吸血效果。
# 此选项相当于后面两个选项(bt-require-crypto=true, bt-min-crypto-level=arc4)的快捷开启方式,但不会修改这两个选项的值。
bt-force-encryption=true

# BT加密需求,默认:false
# 启用后拒绝与旧的 BitTorrent 握手协议(\19BitTorrent protocol)建立连接,始终使用混淆处理握手。
#bt-require-crypto=true

# BT最低加密等级,可选:plain(明文),arc4(加密),默认:plain
#bt-min-crypto-level=arc4

# 分离仅做种任务,默认:false
# 从正在下载的任务中排除已经下载完成且正在做种的任务,并开始等待列表中的下一个任务。
bt-detach-seed-only=true


## 客户端伪装 ##

# 自定义 User Agent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93.0.4577.63 Safari/537.36 Edg/93.0.961.47

# BT 客户端伪装
# PT 下载需要保持 user-agent 和 peer-agent 两个参数一致
# 部分 PT 站对 Aria2 有特殊封禁机制,客户端伪装不一定有效,且有封禁账号的风险。
# 伪装为 qBittorrent
user-agent=qBittorrent/4.3.7
peer-agent=qBittorrent/4.3.7
peer-id-prefix=-QB1234-

Systemd后台保活

sudo nano /etc/systemd/system/aria2.service

[Unit]
Description=Aria2 Download Manager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User=aria2                                     
#Group=aria2                                   
ExecStart=/usr/bin/aria2c --conf-path=/etc/aria2/aria2.conf
ExecReload=/bin/kill -HUP $MAINPID
Restart=always
LimitNOFILE=65536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新建aria2专用用户、目录、文件

mkdir /ZHITAIPC005/aria2/
mkdir /ZHITAIPC005/aria2/downloads
mkdir /ZHITAIPC005/aria2/temp
touch /ZHITAIPC005/aria2/aria2.log
touch /ZHITAIPC005/aria2/aria2.session
chmod 600 /ZHITAIPC005/aria2/aria2.session

sudo useradd -r -m -d /ZHITAIPC005/aria2/ -s /usr/sbin/nologin aria2

启动服务: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enable aria2.service
sudo systemctl start aria2.service